​​​​​​​一田双收增效益 全链托管助振兴——辽宁省沈阳市新民供销为农服务中心服务实践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10日 来源:沈阳市供销社 【字体:【打印文章】【关闭窗口】

  盛夏时节,走进辽宁沈阳新民市胡台镇溪溪湖湿地,千亩稻田绿意盎然,水面下澳洲淡水蓝龙虾自在游弋——这里正是新民供销为农服务中心打造的“虾稻共生”示范基地。作为新民市供销社控股的社有企业,服务中心以“供销社搭台、企业注资、村集体组织、农户参与”的合作模式,凝聚多方力量构建利益共同体,依托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,探索出一条“一田双收”的绿色循环农业路径。这一成功实践也入选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的《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汇编》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新动能。

  一、探索种养模式,培育农田增收新途径。传统农业“一田一收”的单一模式,难以满足农户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双重需求。服务中心以“虾稻共生”为突破口,创新实践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的立体种养模式,为农田增收打开新空间。在溪溪湖湿地,1200亩“澳洲淡水蓝龙虾与富硒水稻共生”示范项目已成为周边农户的增收样板。服务中心把托管服务贯穿富硒水稻种植与蓝龙虾、河蟹养殖全程:产前提供育苗选种、场地规划指导;产中统筹种植与养殖管理;产后统一收购虾蟹、助力稻米销售。通过示范带动,周边5个乡镇已推广绿色循环种养殖模式,混合种养面积扩大至1万亩。为保障农户收益,服务中心以高于市场价5%以上的价格回收水稻、虾蟹,让“生态账”真正转化为“经济账”。为实现种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,服务中心引入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、土壤数据,动态调整养殖密度与施肥策略。数据显示,项目区化肥用量减少35%以上,农药使用量下降90%左右,水体氨氮含量降低50%左右,水域生态显著改善。在此基础上,产出的大米不仅达到国家富硒标准,更实现190项农残检测值均为零的优良品质。好产品更需好品牌。“虾稻米”被纳入沈阳市大米公共区域品牌“盛京厚稻”,推动品牌价值提升。目前,蓝龙富硒大米售价达16元/公斤,蓝龙虾亩产值超2000元,农户收益较传统种植模式翻番,真正实现了农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  二、完善托管项目,提升为农服务新效能。从“种得好”到“管得精”,服务中心以全链托管服务为核心,构建起覆盖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的“全程无忧”服务体系,为农户解决生产中的“后顾之忧”。为破解农机资源分散、利用率低的难题,服务中心组建专业团队,整合周边种植大户、农民合作社的农机设备,统一调配管理,实现农机资源的高效协同。在此基础上,服务中心推出“菜单式”水稻种植托管服务:产前阶段,深入分析土壤、气候条件,为农户科学选种、采购优质农资,建设专业育秧大棚严格把控育秧环境,精细整理土地;产中阶段,运用智慧农机精准插秧,根据水稻生长需求统配统施肥料、科学管理水分,利用无人机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,减少害虫基数与病害危害;产后阶段,提供稻米烘干服务保障品质,配套建设仓储设施确保安全储存,提升粮食运输效率。通过全流程服务,农户只需“下单”,即可坐享丰收。科技赋能是服务中心提升效能的关键。针对土壤板结、肥力下降等问题,服务中心引入微生物菌肥与新型化肥结合技术,通过微生物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,提升养分吸收利用率,增强植物抗病能力,生产成本降低20%以上。在大民屯等地,服务中心还建立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,推广小型农机完成大棚内播种、施肥、喷药、采摘等作业,生产效率提升40%、人工成本降低30%,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机械化转型。

  三、拓展服务方式,构建农资保供新模式。农资供应是农业生产的“生命线”。服务中心以“保供、高效、便民”为目标,整合资源、创新模式,构建起覆盖县乡两级的农资保供网络。一方面,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,与系统内外优质供应商广泛合作,集中展销种子、化肥、农药等农资产品,满足不同农户的多样化需求;另一方面,通过建设县域农资配送中心,提供直供、分拨配送服务,并改造升级乡镇基层社闲置资产作为配送网点,形成“县级中心+乡镇网点”的配送体系,缩短农资流通链条,降低农户采购成本。

  为提升服务效率,服务中心搭建信息管理平台,根据库存数据与农户需求动态调整配送计划,同时开发微信小程序提供线上咨询、下单服务,让农户“足不出户”即可完成农资采购,确保“不误农时”。从“一田双收”的生态实践,到“全链托管”的服务创新,新民供销为农服务中心以“小切口”撬动“大振兴”,不仅蹚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,更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,将农户、村集体、企业紧密联结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未来,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“为农、务农、姓农”的宗旨,拓展服务领域、提升服务质效,让更多农民共享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,为乡村全面振兴写下更生动的注脚。

主办单位: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     承办: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办公室

地址:沈阳市黄河南大街48号  电话:024-86843211  邮箱:lncoop@163.com

辽ICP备19000500号     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08号
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69 [网站地图]